门楣上的家国|当前报道

2023-01-23 06:13:00 来源: 好客山东

大年初一,除了热热闹闹的拜年,最好看的风景莫过于家家户户门楣上的大红春联了。

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中国人历来十分注重门文化,除了春联,一些地方过年还要贴门神画、过门笺、落门钱之类。这些张贴融书画艺术、诗文典故、习俗风尚、制作工艺等于一体,构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景观,也彰显着人们对年味的眷恋、对家国的热爱、对新一年的期待。

贴过门笺


(资料图)

过门笺,又称过门彩,是春节期间贴在门楣、窗楣、房梁以及粮囤、水缸等位置和器物上的一种装饰刻纸,在日照市莒县及其周边地区极为盛行,是当地春节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

莒县过门笺一套六色,寓意“五颜六色(大红和粉色都是红色,为一颜)”“六六大顺”。

贴法也很讲究:头红、二绿、三黄、四水(指粉色)、五紫,取“五子登科”之意,后来加上了蓝色。每种颜色都有不同的寓意:紫色意为紫气东来,昭示日出而作;红色象征日子红红火火;绿色代表生机盎然,农作物茁壮成长;黄色是指日正中午、面朝黄土,辛勤劳作才会有收获;粉色意为夕阳落山、晚霞满天,象征日落而息;蓝色寓意天空,表达新的一年人们对“阳春开物象,丽日换新天”的期盼。

过门笺的制作多是在冬天。忙完了地里活计的人们,茶余饭后,拿起刻刀彩纸,雕刻出花纹多样、文字不同、色彩斑斓的过门笺。

“贴春联,挂门笺,欢欢喜喜过大年。”薄如蝉翼的过门笺在门楣、窗楣上随风起舞,与红彤彤的春联动静结合、相映成趣,生发出春天的明丽繁荣。

贴落门钱

“落门钱,落门钱,落在地上都是钱。”在淄博市桓台县及其周边,过年要贴落门钱。

落门钱,桓台人称“萝卜钱”。和莒县过门笺一样,也是贴于门楣、窗楣上的装饰物,承载着人们对发财致富的美好愿景。

桓台落门钱

早先,落门钱都是由红纸剪成。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有的改成了用红色无纺布、烫金工艺,加工方式也由纯手工向机械化改变。

桓台县田庄镇史家村曾出土了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甲骨文,这个村里的落门钱也很不一样。20厘米宽、35厘米长的落门钱,中间是一个大大的甲骨文“年”,两边是六个不同字型的“年”。这是他们村别具一格的文创产品,透着独特的文化气息。

类似的装饰物,在滨州博兴被称为过门钱或花纸。过门钱一般用红棉纸或其他彩纸裁刻而成,长方形,四周镌有图案,镂空的背饰有方孔钱纹、万字纹、水波纹等,上为吉语题额,中为“吉庆有余”“五谷丰登”之类吉祥语或吉祥图案,下面是变化多样的穗状,寓意新的一年人财两旺。

贴门吊子

“门楣贴‘吊钱’,财富滚成团。”

同为“过门笺”“落门钱”家族中的一员,盛行于临沂周边的门吊子另有讲究。

门吊子也叫凿画、吊钱儿,一套五张,当地人称“一门”。吊钱儿由膛子(中心花纹)、边框(上、左、右)和穗子(俗称牙子)组成。其中,膛子又分两种,一种是花、鸟、龙、凤、鹿等纹样,一种由“万象更新”“欢度新春”“吉庆有余”等吉祥文字组成。

1980年前后,郯城县仅有190多户人家的马头镇万高册村,仅春节前三个月就可生产吊钱儿100多万门,产值达90余万元,成为该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现在吊钱的生产多已机械化。

一般来说吊钱儿都是五张一门,也有三张一门的,总之每个门楣所贴皆为单数,每张一色,不能重复。

天津普遍有贴吊钱儿的习俗,不过都是大红色烫金的,和桓台的落门钱相似。

按照习俗,吊钱儿的悬挂时间越长越好,但北方春季多风、夏季多雨,很少有能坚持到第二年新春的。因此,天津对于吊钱儿的贴摘时间还有了“约定俗成”:腊月二十九贴道酉,正月二十五摘吊钱儿。所谓道酉,就是指春联、福字、吊钱儿、门神、年画等。

贴年画

过年贴年画的习俗已有千余年历史。

最初时,贴年画始于贴门神。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人们认为,将门神画像张贴在大门上,可以起到保卫家人、驱逐妖孽的作用。

门神也“换届”。

神荼与郁垒是最早的门神,在《山海经》中已有记载,说在东海的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根绵延三千里长,在枝干的东北处有一座鬼出没的“鬼门”,把守鬼门的便是神荼和郁垒两位门神。

到了唐末,门神一职由钟馗“接班”。宋代吴自牧在《梦梁录》中写,过年的时候人们会“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并将钟馗“画其像于门也”。

直到南宋以后,秦琼和尉迟恭才成为“新一代”门神。

除此之外,关羽与张飞、赵云与马超、金鸡和老虎等,在一段时间或某个区域也都担任过门神形象。这也是现在不同地区各家各户所贴门神画不尽相同的原因。

除了门神画、灶君画等神像画,人们还会贴喜庆吉祥画和窗花,装点环境。喜庆吉祥画多以儿童、多子、长寿、发财、得福等为内容。

贴春联

贴春联是春节的一个重要习俗,大江南北普遍都贴。

春联包括对联、福字、酉字,等等。

春联最早起源于桃符,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等到五代十国的时候,人们才开始在桃符上写联语,也就是后来的春联。

春联要用大红纸书写,有辟邪趋吉之意。但守孝的家庭,一般三年内不贴红春联,而分别用白、绿、黄或黄、蓝、绿对联代替,称为“孝春联”或“丁忧联”,也有的直接不贴春联,以寄托哀思。

除了门楣上贴春联,羊圈、鸡舍等处还会贴六畜兴旺、鸡鸭满圈等,车子上贴“日行千里 轮架万斤”,院子里则贴满院春光、抬头见喜之类,大门外的墙上贴着出门见喜、出入平安。酒缸、米桶、柜子等,过去会倒贴“酉”字,“酉”与“有”同音,所谓“倒酉,倒酉,越倒越有”,表示装在酒缸、米桶、柜子里的东西,源源不断,总也吃不完、用不完。现在“酉”字多换成了“福”字。

相传贴“福”字始于姜子牙,说姜子牙封神给其夫人封了个穷神,规定不能到有福的地方。民间知道后,为了避开穷神,就在自己门上都贴上“福”字,以防穷神走进自己家里。

欢天喜地度佳节,张灯结彩贺新春。门楣上的风景虽有不同,体现的却是中国人共同的追求与祝愿,祝愿新的一春家兴百和、万福骈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来源:山东宣传微信(ID:sdxcweixin)

标签: 莒县过门笺 吉庆有余 新的一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