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美丽中国建设的青春力量 天天新消息

2023-06-14 17:06:06 来源: 中工网


(相关资料图)

原标题:汇聚美丽中国建设的青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系统观念,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强调要统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修复,加强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协调和管理,着力培育健康稳定、功能完备的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回首过去,我们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越来越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包括防沙治沙在内的各项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步入良性循环,树立了生态治理的国际典范。新征程上,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投身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贡献青春力量。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劝君莫打三春鸟”等朴素哲理、道理散发着历久弥新的人文魅力,彰显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生态意识与生态智慧。我们党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党领导下的全民行动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形成美丽中国建设的宏伟格局,中华大地上,生态文明氛围日益浓厚,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公众环境责任意识普遍增强,生态环境素养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在共同守护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我们不断解决生态问题、推动绿色发展的实践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创新成果的集大成,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的高度,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高高举起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旗帜,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进一步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生动画卷。

教育引导青年学子做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派”。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青年是祖国的栋梁,是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的力量。高校要发挥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让大学生充分理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保护没有谁是旁观者,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觉做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为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中国不懈努力。在教育教学中,要强化政治性原则、系统性思维,精心备课,厘清脉络,打通教材边界,拓展工作思路和教学方式,突出生态文明领域法治建设等案例教学,以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多重维度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要注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学生既当理论上的明白人,又做生活中的文明人。摒弃传统的“灌输”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通过教学情境的设计和户外教学,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充分利用新媒体,以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等方式,组织讨论交流,让大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体会。以实践教学为抓手,让学生深刻理解绿色生活不是抽象的概念,涉及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通过开展校园环保日、生态文明辩论赛等活动,引导大学生自觉把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具化为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身体力行中留下自己的“生态足迹”,积极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强化保障,久久为功,让青年学子更好引领绿色生活新风尚。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高校要持续强化教学顶层设计,提升教师能力,优化教材编写,做好软硬件设施保障,把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课程讲授得更好,把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得更好,引导激励大学生勇担使命、从我做起、起而行之,始终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善作善为,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者、绿色生活新风尚的引领者,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刘丽)

来源:吉林日报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