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服务到平台,乡村振兴的乡伴模式

2019-06-11 13:04:12 来源: 中国金融商报网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设计改变乡村,造梦乡野生活。设计师出身的乡伴创始人朱胜萱,尽管在城市设计中获奖无数,赢得无数殊荣和掌声,但依旧没有太大的成就感。直到他接触了乡村建设,并构建起于乡野间“化腐朽为神奇”的乡伴团队,才让他找到了人生的奋斗目标。

截止到目前为止,乡伴投资运管项目,横跨11个省份:18个理想村,21家原舍,4家绿乐园,4家树蛙,2个文创园。从服务到平台,乡伴式的乡村振兴探索与实践,正在以其不同的逻辑,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之作。乡伴用模式创新为乡村振兴赋能,点点滴滴的改变正在村里发生。

\

乡伴项目分布图

也正因乡伴在全国范围内创造的各种奇迹,才让朱家林田园综合体建设规划之初,便选择了乡伴来做操盘手,并交由其打造位于朱家林田园综合核心腹地的柿子红理想村。

横跨11省,乡伴模式筑梦未来

乡伴——“乡村振兴火炬手”,这是乡伴在行业中的新形象。当产品、资金、营运等多方资源都聚集在一起要为乡村做些改变的时候。乡村的未来,拥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乡伴致力于复兴乡村经济,用文旅手段激活乡村活力,用现代手法复原乡村生活;搭建城乡一体的桥梁,促进城乡融合产业链的二次更新。从2015年成立至今,乡伴投资运管项目,横跨11个省份。在每个项目中,乡伴以设计为先导,实现乡村建设从策划、规划、设计、投资、建设到运管的全产业链服务商。

从分享到共享,是乡伴的自然成长。在朱胜萱看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从城市回归乡村。他心里装着一个改造乡村的梦想,并集聚了一批有着同样理念的设计师团队,将这个田园梦想发挥的淋漓尽致。

\

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象山儒雅洋理想村

乡伴的共享理念体现在每个项目的细节中,就拿入选改革开放40年案例的浙江象山三权分置金融创新来说。通过“三权分置”,村集体拥有所有权,村民拥有资格权,运营方享有使用权。把当地村民的空置房屋变为民宿,通过激活空闲农房资产,让民宿与农居和谐共生,让农民居家就业、居家创业、增收致富。同时,政府通过引入专业主体开展专业化运营,运营商在其中的作用就类似一个平台公司,可以对乡村碎片化的资源进行整合与统一管理,从而激活乡村闲置资源。同时,当地政府对土地三权分置下的金融资本进行创新探索,为金融资本进村创造了条件。乡伴通过这种创新的方式方法,实现了资源共享,多方共赢。

乡伴的每个项目都有其不同特色,它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因地制宜,根据地方特色更换模式或者升级创新。同样是“三权分置”,浙江衢州九华乡结合本地实情,打造“象山模式”升级版,在全国首创“新宅模式”,即农户可以整栋房屋出租,也可以拿出单独一层、几层或整栋出租,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带来了闲置房屋的使用收益,也满足了农户自住的需求,弹性选择空间更大,收益农户范围更广。

\

\

浙江省财政古村落保护基金第一个落地实施案例;三治融合全国优秀案例浙江嘉兴桐乡、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优秀案例;上海精品示范村首批案例……乡伴在全国落地的项目中,从来不乏创新独特的案例,这些全部都建立在乡伴独有的设计创新能力、施工建造和运营能力之上。

乡村O+模式,为乡村发展赋能

一直以来, 乡伴都持续秉承“美”的核心理念,以“激活乡村生命力”为己任,聚焦“两驱动,一升级,一落地”的乡村O+模式,遵循“乡-产-人”的乡村运营逻辑,通过“政企民三方共赢”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协同创新”内部合作机制的深化发展,为乡村发展赋能,为中国乡村振兴事业,探索无限可能。

乡伴以规划驱动为牵引,以资本驱动为基石,助力乡村升级与产业落地。 在规划端,乡伴积极发挥专业能力,以整体性、系统性、前瞻性、科学性的规划为乡村发展指引,一张蓝图绘到底。在资本端,结合公司背景优势,发挥资本的平台作用,以投引产,产融结合,在促进乡村产业落地的同时,带动片区发展。在乡村方面,依托在规划设计及全牌照建设的产品优势与品牌影响力,实现乡村面貌焕新,同时带动乡村功能升级与消费升级。在产业方面,聚焦于民宿运营、精品零售、文创IP三大产业,通过产业合作和产业孵化,推动乡村产业落地,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同样以衢州为例,乡伴衢州柯城乡村振兴的“十次方”项目历时3年,通过10个乡村项目实践,贯穿3个乡18个村,涉及旅游线路约30公里,覆盖面积约100万方,投资额度达10亿元,年度接待流量超300万人次,年度带动农户致富创收500余万,充分体现了乡伴的乡村O+模式对乡村发展的巨大赋能。

\

衢州村民宿集

创意是大的落脚点,乡伴因地制宜的实践也体现在这一点上。以古村落的乡村振兴实践举例,由乡伴一手打造的树蛙部落,让鹿亭乡中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被“树蛙部落”这个创意吸引来的,还有浙江省旅游集团旗下浙江古村落(传统部落)保护利用基金,他们和乡伴共同打造一个悠闲又充满乡愁的轻户外生活体验村。

这个项目既实现了生态保护,又能带动乡村振兴,堪称古村保护和发展民宿经济的经典案例。 本着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理念,乡伴团队取材于在地物料,纯手工打造,只为树蛙部落能够在这里“生活”下来。乡伴团队根据四明山传统民居的特色,结合当地匠人的建筑工艺,依地势而建,投入重金,认真打磨每一套树屋,造就了每一套树屋都有不同的风景,避免了民宿千篇一律、同质化的问题,尽力尽心使体验者感受到真实的大自然。而无论从设计、选材还是建设,树蛙部落都遵循环保理念,腾空的建筑,不破坏当地的一草一木,与森林一起生长。 2018年4月22日,树蛙部落正式开业,不到3个月,一房难求,预定已至年底。这无疑是对乡伴文旅以较轻投资、较小乡村用地面积,利用创意驱动打造网红旅游产品的成功实践。

\

从大自然中生长出来的树蛙部落

同时,树蛙部落的成功也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不论是在民宿聚落中加入树屋这种独特的产品,还是在田园综合体中复制一整个树蛙部落,都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低技术高环保等特性使得树蛙产品交付可在三个月内完成;成熟的运营模式也令投资回报周期大大缩短。据树蛙部落创始人付丛伟透露,树蛙部落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落地,已有多个投资开发平台对树蛙产品进行了采购,通过设计建造运营一体化管理实践了这一创意产品的完美复制。

精神引领,让人才回归乡村

作为田园综合体领域全牌照服务商,乡伴在田园综合体建设中,围绕乡村振兴这个层面,也在做一些文化精神层面的东西。山东临沂当地政府在打造朱家林田园综合体过程中,便引入乡伴这个创作团队。而起源于江浙沪的乡伴文旅也没有让朱家林失望,他们根据革命老区自身的特色,设计出一条充满创意且与众不同的路子。

在朱家林田园综合体柿子红理想村建设中,乡伴就将沂蒙红色文化融入乡村振兴,赋予其文化新生命,实现从文化振兴到经济振兴。在因地制宜方面,乡伴做到了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延续,“朱家林上柿子红”IP的包装也是借鉴了山东独具特色的“好客山东”的文化包装。简单梳理不难发现,乡伴在做项目的同时,除了规划设计层面硬实力的打造之外,还特别注重在地文化等软实力的打造。

作为乡村振兴实践者,乡伴也一直引领返乡创业潮流,重塑乡村振兴希望。除了搭建政府、企业和当地居民的各种资源和合作平台之外,乡伴也一直在做一个人才聚集的平台,吸引众多年轻人回归乡村。

“这些人不能由乡伴或者地方政府靠努力和热情将他们请过来,而是通过资源的叠加吸引他们自动的聚集到这里。”朱胜萱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回到乡村,让乡村能够给这些年轻人提供尊严、价值感和获得感,通过资源的叠加给这些年轻人赋能。

\

“朱家林上柿子红”规划平面图

我们可以看到,在乡伴的很多理想村的项目中,除了乡伴自带IP属性吸引了众多项目建设参与者之外,还搭建了创客平台,让有志于回乡创业的年轻人有一个高起点的可以施展抱负的舞台。或许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可以看到,不用背井离乡在城市打拼,年轻人的理想就可以在家门口实现。

乡伴在做的另一项工作,是吸引一批年轻人走进乡村,认识乡村,赋能乡村。今年冬天,九华乡滑鼠森林之家迎来了来自全国30多名高校的大学生,他们以小管家的身份,和村里的老人们相互学“新技能”。村里的老奶奶学会了用6种外语说谢谢,大学生们体验着田中劳作、自给自足的充实。乡伴打造的每个乡村,都希望能让年轻人前来感悟乡村,或是建设乡村,抑或是给自己的人生来一场与众不同的修行。赋能乡村,人的改变是根本。在乡村振兴新时代背景下,乡伴也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人们融入农民、带动乡村、改变面貌,让这项实践为乡村建设中新的探索,打开新的方向。

乡伴,这个“乡村振兴火炬手”,在行业中不断树立新的形象。在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亮点会呈现在世人面前。从点到线,从线至面,手持乡村振兴梦火炬,乡伴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相关阅读:

从国家级试点到国家级示范,朱家林田园综合体是如何炼成的?

 

山东省省长龚正调研乡伴“朱家林上柿子红”

 

理想村,让乡村振兴“理想” 蓬勃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